肠胃消化发育特点
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,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是一个难题。在进行母乳喂养时,又应该如何确定宝宝是否已经吃饱了呢?此外,新生宝宝的消化系统在肠胃护理过程中有哪些发育特点呢?

图片来源:张家港倾城国际月子会所
宝宝刚刚吃完,又开始哭闹了,难道是因为饿了吗?宝宝总是这样,吃饭会不会吃得太多?新手妈妈常常感到困惑,如何知道宝宝是否已经吃饱了呢?1.听宝宝的咽喉声:新生儿每吸食2-3次后会做一次大咽喉动作,每次喂奶时间大约为15分钟左右,表示宝宝已经吃饱了。

图片来源:武汉幸孕天使月子中心(沌口店)
如果妈妈的奶水充足,但宝宝只是吸吮而不吞咽或者吞咽得很少,那就意味着宝宝已经吃饱了。当然,也有可能是妈妈的奶水不够,具体要根据宝宝其他情况来确定。

图片来源:杭州爱弥儿月子会所(萧山区)
2.观察宝宝的表情。当宝宝吃饱时,他会对你微笑,不再哭泣,或者安静地入睡。如果宝宝吃完奶后还是哭闹,或者咬着乳头不放,以及在睡眠不足两个小时后就醒来并闹腾,那就说明宝宝还没有吃饱。
3.需要注意宝宝的大小便次数。新生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开始,每天应该小便6-8次,大便3-4次。每次大便的量应该多于一汤匙。
如果宝宝的尿量不多,有粉红色晶体,大便较少且呈绿色稀状,这可能是宝宝没有吃饱的原因。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比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更频繁。4.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变化,一般来说,宝宝出生后第一个月,平均每天体重会增加25克左右。第一个月结束时,宝宝的体重通常会增加约720-750克左右。至于第二个月,宝宝的体重增加大约600克左右。若婴儿的体重增长符合正常范围,这表明婴儿得到了适当的喂养。如果宝宝的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或减轻,并且在前期经历了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(在出生前十天内,宝宝的体重通常会下降,但不会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%),而在后期宝宝的体重下降超过了出生时体重的7%,那么爸爸妈妈应该寻找原因了。可能是喂养不当,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。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医生。
▲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有以下特点
新生婴儿出生时的胃容量只有10-20毫升,第一周的时候增加到30-60毫升,而第2-3周则增加到75-90毫升。
新生儿宝宝的胃容量较小,处于水平位,并且胃的出口幽门括约肌较紧,入口贲门括约肌较松,因此新生儿宝宝吃奶后很容易溢奶。爸爸妈妈需要耐心地帮助宝宝拍嗝。
胎儿在十二周时已经开始做吞咽动作,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就开始具备吞咽能力。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,有助于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储备充足,但相对不足于消化淀粉的酶。此外,消化道肌层较为薄,适宜吸收流质食物。新生儿喝母乳有助于吸收免疫球蛋白,从而获取母体传递的免疫力;然而,也容易吸收肠道中的毒素和消化不良产物,因而引起中毒或过敏。因此,最适合新生儿的食物是流质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母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