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适宜母乳喂养的情况
尽管母乳是宝宝最佳的食物,经济实惠又方便,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母乳喂养。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无法选择的困境,为了保护宝宝和自身的健康,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特殊对待。今天小编将告诉你有哪些情况下母乳喂养不是绝对安全的。 1. 如果患有乳腺炎或乳头皲裂,这时候母乳喂养并不适合。

图片来源:上海百佳月子会所
当新生儿还不习惯吃奶,同时母亲的哺乳技巧也不够熟练时,每次喂奶的时间会延长。如果吮吸的时间过长,乳头的脆弱皮肤常常会受损,引起皲裂和开口,甚至出现纵向裂伤和出血。这时候应该停止亲喂,以免细菌进入伤口,可以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来再喂给宝宝。如果患有乳腺炎,乳房内的肿块会恶化并化脓,脓液滞留,引起疼痛加重,同时伴有高烧。这时必须停止母乳喂养,做脓肿切开放脓。

图片来源:重庆金僖悦黎花月子会所(凡尔赛花园店)
2. 妈妈得了一种可以传染的疾病。

图片来源:徐州云龙区和平妇产医院
母乳也可能成为传染细菌的途径,如果妈妈患有肝炎或者肺部疾病,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,以免宝宝感染疾病。有些妈妈认为给宝宝接种了乙肝疫苗就可以安心母乳喂养,但这不是科学的做法。如果妈妈的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抗原、乙肝核心抗体均为阳性,那么她的乳汁中就含有乙肝病毒,此时便不宜喂哺婴儿。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儿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,但第二次接种是在出生后即6个月左右,而不是在第一次接种后就能完全免疫乙肝病毒。因此,在这个时期,吃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乳仍存在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。如果一定要母乳喂养,应该给婴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。
3. 在服药或接受特殊治疗期间
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时,碘会进入乳汁,对宝宝的甲状腺功能有损害。为了保护宝宝的健康,暂时停止哺乳。待治疗结束后,需要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。只有当乳汁中的放射性物质水平恢复正常后,才可以继续哺乳。如果妈妈需要服用对宝宝有害的药物来治疗疾病,则应该停止母乳喂养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每天都要挤出乳汁,以免出现回奶的情况,影响后期的哺乳。